打開部落格,
距離上次寫Cami的成長日記…已經好久好久以前,感覺已像是上個世紀的事了…
2018年1月底(咪8個月),從台灣探親回來就一直處於「感覺」每天很忙碌的狀態,老公爸媽待在澳洲的倒數,
然後我也開始準備女兒一歲生日派對的東西,此外,也和托嬰中心確認上課時間,以及我的工作上班的時間…
時間就這樣悄悄遛走。
2018年3月,老公爸媽回法國之後,咪就去上托嬰中心了,當時,她十個月。
還深刻記得,第一次放她在中心四個小時的早上,讓老師哄她睡覺但她哭的好傷心,一直不睡,
我知道我應該離開,因為她看得到我所以才哭的更勵害。
一個老師看著我說,妳還好嗎? 我便克制不住地流下眼淚,
「I am ok…」我這麼說。
但,那種心痛的感覺是我這輩子從沒有過的。
3月底,我的生日,
周末老公訂了午餐但外頭下著大雨,而我只想在家休息。
我們生活一切重心,在咪出生之後就是圍繞著她的,
對於自己的生日…其實還蠻無感。
接著 5/12 禮拜六,咪一歲生日,
從原本計畫要請很多朋友到最後因為擔心咪怕生哭哭,所以改成小型類似家庭聚餐,
不過沒想到咪還是哭哭了,畢竟還是有一些朋友她沒有經常見到,
精心安排的抓周和砸蛋糕,都沒有達到預期的「效果」~
不過當天請了攝影師,幫忙記錄這珍貴的一天,回頭看了那些照片每一張都是珍貴的畫面。
就在咪生日那一週的禮拜二,我回去上班了,
然後就如同我和其他媽媽分享的一樣…
「回去上班就像剛生產完後的那一個月,世界天旋地轉,忽然不知道自己是誰。
生活步調整個亂掉,必須經歷一段混亂時期才能重新調整自我和適應這個新的生活方式。」
約一個多月後,終於慢慢調適好新的生活方式,
漸漸習慣了自己新的定位,也找回了在工作上的信心。
咪從三月底進托嬰就開始大大小小的生病不斷,
六月,墨爾本進入秋冬天,所以感覺又更容易生病,生病了又更不容易好;
回頭看,這幾個月以來我們全家就一直在生病中度過。
還記得一次她燒到40度,因為一直把餵進去的退燒藥吐出來所以一直處於高燒,
最後只好帶去兒童醫院急診。
看著她小小的身體,軟軟地趴在爸爸身上,真的好心疼,
打到這裡,又想起她生病的小臉,淚水不自覺湧出來。
當父母的,真的對自己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他們身體健康而已…
日子除了生病當然也充滿大大小小的驚喜與幸福,
咪從一歲生日過後,成長地飛快,好像每天都會新的技能、都有新的事件發生。
咪在一歲生日前一天,就忽然開始扶著學步車走路,
不出幾天,就可以操控學步車到處在家走來走去探索,
接著又過了幾天,開始放手自己站著好久,
又再過幾天,就看到在站起來放開手之後,
移動著小腳…不確定地想要走路了,然後走了幾步就會撲進我們懷中;
接著就在我們的鼓勵之下,每一天都可以看到她不確定的小腳步愈來愈穩,愈來愈有信心,
然後一個禮拜左右之後,就忽然升級成會走路的幼兒了…
開始會走之後,就再也不想爬了 (((哈
咪從六個月就開始喊無意識的爸爸媽媽,
這段期間,她的語言能力進步飛快,除了開始有意識的叫爸媽、說byebye,
接著又陸續學了好幾個單字(中文、法語和英文都有),
然後過了幾個禮拜就開始講句子…
咪聽的懂中文、法語和英文的指令,我常感覺她的法語已經比我好了,
常常老公用法語跟她說一些事情之後,她聽的懂我卻聽不懂。
一歲之前,我覺得用中文跟她說話很像自導自演的獨角戲,
一歲之後,咪慢慢開始會用寶寶外星語回應我,
一直到最近1y3m,寶寶外星語中多了很多很清楚的單字和句子…
例如「還要餅餅」、「把爸刷牙」、「按摩手手」、「羅羅掃地」…
常常說的時候會結合一些我們才知道的手勢,整個根本已經和媽媽溝通自如了。
單字方面在1y1m已經升級成只要聽到就可以立刻說出來的copy-cat level…
然後之前跟她說過的一些故事、唱過的話,她會忽然有一天自己翻到那個書或是聽到音樂,
就自己說出來一些單字…
例如「毛毛蟲」、「大野狼」… 這些都是沒有特別"教",而是就是一直重覆的說故事給她聽,
結果有一天她自己翻到書就說了出口…
從咪8個月大,但現在1歲3個月,這孩子已從個“嬰兒(infant/baby)“成長為一個會小奔跑的幼兒(toddler)了。
有時看著她的小膨膨臉,真的好希望時間能暫停在這裡,
因為我不想要她繼續長大,
好想要她一直用寶寶語和我講話,
好想要她一直這樣小小的、可愛的…
當我永遠的小寶貝。